(呐~给你听)
他是马束,来自*的大男孩。
他很谦虚,总说自己的作品还不够好。
他很贴心,对朋友的关心都表现在行动上。
他不善言辞,总是安安静静唱歌的模样。
他想法很多,把遇到的人和事都写进了歌里。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个安静又内敛的大男孩的内心世界,听听他的故事。
和音乐的缘分,要从组乐队讲起
谈及和音乐的缘分,马束聊起了他组乐队的经历。
“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听磁带了,当时听的最多的是周杰伦和羽泉,初中的时候,有了自己第一个mp3,只能存二十几首歌哈哈,后来就开始听国外的音乐了,艾薇儿,greenday,sum41之类的,然后就萌生了组乐队的想法。”
“高中的时候组了自己的第一只乐队,哈哈玩了一个学期,只演出过一次,到了大学以后,时间比较多了,就又组了一只乐队,参加了很多的演出。”
尽管两只乐队后来都散了,可如今回想起来,马束依然觉得这是很开心的回忆。
从乌鲁木齐,开始了自己的梦想
来小屋之前,对马束来说,做音乐这件事算是自己的梦想。
“我一直不敢去做,音乐在我心中的地位太神圣了。后来我很幸运遇到了冰哥,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
“16年的时候,我跟马史杨奋在*做了一个影视方面的公司,规模很小,艰难维持(可以这么说,哈哈),当时冰哥的百城畅聊会刚好回到了乌鲁木齐,因为马史和杨奋的关系,我有幸也跟冰哥聊了一晚上。当时马史想做电影,杨奋想出书,我想做音乐,但我们都缺一些机会和勇气,冰哥对我们真的很好,当场就答应了要帮我们一把。”
“之后马史去了北京,杨奋书也出了。江南分舵当时刚开一个多月吧,冰哥就让我去了那里,然后我从此开启了我的音乐路。”
他的梦想生根又发芽,最后在乌鲁木齐开始茁壮地成长。
想说的话,都写在歌里了
听过马束唱歌的人,都形容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生活里遇到了各种人和事以后,脑子里就会萌生出很多的想法,这些想法用语言感觉不能完全表达清楚,反而容易跟歌里的歌词产生共鸣,所以就零零散散地写了很多东西。”
这个有故事的男孩,他有段时间也迷茫过。
“《早发的种子》是我出的第一首歌,是顾城的一首诗,我那时候刚大学毕业,然后上了一段时间的班,状态不是很好,不太能找到生活的方向,刚好在看顾城的诗,里面的一句话特别让我触动,‘我从没被谁知道,所以也从没被谁忘记,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非常有共鸣,我就谱了曲子出来。”
“其实顾城所有的诗我都看了,惊叹于他的才华。在对顾城深入研究以后,他本身的抑郁的气质让我感受得越来越强烈,就没再看他的东西了。我觉得人在迷茫的时候还是多看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哈哈。”
“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是一种风格,只要能真实的表达自己就好。”
他在台上话很少,永远是安安静静唱歌的模样。
大概是因为,他把所有想说的话都写进了歌里了吧。
从兴趣变成工作,他一直很努力
聊到在音乐上的变化,他说自己的态度不一样了。
“音乐从兴趣变成工作了,所有我各方面都有想办法去提升。我觉得音乐最后还是要达到一种玩的状态,但是我现在还达不到。”
今年的百城百校音乐会活动再次启程,马束也参与到了陕甘宁别动队的巡演中。
“我准备把最近写的新歌提前拿出来,在音乐会的现场唱给族人们听。对族人们的祝愿呢,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生活,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一草一木。还有就是不要轻易放弃自己坚持的东西。”
聊到接下来的音乐计划,他说会在年底之前出一张专辑。
“最近也写了很多歌,但感觉都还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程度,最近也在尝试做一些编曲了,我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加到自己的作品里,虽然现在水平还不够,还不能做成完整的成品跟大家分享,但是我在努力学习中,准备多积累,多写歌,年底之前出一张专辑。”
台上他一直在闪闪发光,台下的他也一直在努力。
从*到南方,他也有点不习惯
这个来自*的大男孩,他也会有点不太习惯南方的生活。
“到西塘是我第一次在南方工作和生活,哈哈南方的气候还是不太适应,尤其是到冬天的时候,房间里也没有暖气,这点实在是接受不了。对,到了冬天还是下雨,说实话当时有点懵。”
“《回家的路》这首歌就是在西塘的冬天写的,那天晚上实在太冷了,还下着雨,睡不着,就爬起来写了这首歌,我还想表达的一点就是‘你是否还在寻找把夜染黑的人’,当时也唱歌不久,也不知道自己选择做歌手是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像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把夜染黑的人’,但我还是想去找到这个人一样。”
到西安小屋唱歌以后,他好多了。
“到西安以后就好很多了,这边的饮食习惯和气候跟*很接近了,都是属于西北地区,也很快得融入这里的生活了。”
他慢慢习惯了在西安的生活,也悄悄让四季分明的*住进在了心底。
有关马史和杨奋,你们所不知道的事
大家都知道的是,马史和杨奋的故事。
大家不知道的是,马史是马束的表哥。
“马史是我表哥,小时候他来我们这上高中,在一起住了三年,当时我才小学,最开始就是他带着我听磁带的,当时他最喜欢的歌手是孙燕姿和F4。杨奋是我毕业回到乌鲁木齐以后,才在一起工作的。”
“杨奋平时是一个很幽默的人,但私下里是一个很有担当,心很细的一个人。他跟我讲了很多人生的道理,对我很受用,所以他在我心里的形象很伟岸。”
马束和马史杨奋的回忆很多,如今聊起来都是想念。
“我们那时候都没啥钱,合开的公司一点生意也没有,就每天找朋友蹭饭,白天的时候很闲,刚好上班的地方在一个学校里面,就每天跟学生一起打篮球,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有一个多月吧,之后就开始忙了。大家一起没钱的日子确实都不太好过。不过大家很久没聚到一起了,我们回*的时间都越来越少了。”
聊到对马史和杨奋想说的话,马束说的话让我们捧腹大笑。他说,“年龄大了,你们要注意休息,多喝热水。”
在小屋,唱歌之余的生活
在西安小屋,马束的生活过得很充实。
“除了唱歌,还会去吃泡馍啊,吃各种面,这些面特别对我胃口,也会逛回民街,打篮球,夏天的时候还会去打拳。”
“没事也会在城墙周围跑步,其实跑步只是一时兴起,跑之前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就想证明一下。跑之前我觉得别人能跑完确实挺牛逼的,当你自己能够完成的时候,其实真的没什么。现在挺喜欢锻炼身体的。状态不好的时候,会出去运动一下,出出汗,状态就能调整过来。”
马束还有过一次特别的体验,他蒙上双眼感受了一下盲人的生活。
“那时候也是感觉自己太浮躁了,就想静一下。我听说当人少了一种感官器官的时候,别的感官会变得很敏感,就想体验一下那种感觉,自己在房间里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所以感觉没那么难,感受完第二天还写了一首歌,也算是找灵感吧。如果是在陌生的环境里,我想我可能不敢这么做哈哈。”
马束还说,以后有机会还要体验一下盲人的感觉。
喜欢待在舒适区之外
马束的微博简介是一句话,“你是住在舒适区之外的人吗?”。
“今年开始,读了很多书,提升很多。我觉得舒适区之外才是能让人进步的地方,但如果一直保持在舒适区之外的状态,不能得到很好的放松,注意力就很难保持集中,这样对创作也不好。所以对于舒适区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范围和定义,我还在摸索,想找到那个能平衡的点。”
“舒适区的平衡点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希望大家也都能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平衡点。”
关于舒适区,马束觉得自己是一个喜欢呆在舒适区之外的人。
“每当我感到幸福或者满足的时候,我心里就会特别地慌,我总是在自我否定。”
“在很安静的氛围下,那些我平常会忽略的,性格中纠结的执着的矛盾的东西,都会被安静的空气给无限地放大,这时候我就会试着去跟这样拧巴又真实的自己努力地和解着。然后和解的过程中呢,就慢慢地会发现,即使看上去好像没有想明白一些东西,但自己整个人的心态却在微妙地变化着,往一个很好的方向变化着。现在呢,我在否定自我的过程中还会写一些歌或者片段哈哈。”
人的一生,总是在慢慢和自己和解的过程中找到更加清晰的自己。
人生嘛,过好当下就好
聊到过去27年发生的事,马束说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不管好与坏,我都不会让自己有后悔的想法,所有发生过的事情也都已经随着时间过去了,不会重来了。所以,过好当下就好。”
“没有什么长远的计划,短期计划倒是很多,一点点实现好啦。”
“虽然我有时候也会纠结和拧巴,会问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但我慢慢觉得人生嘛,其实真的很无常,我们不需要太纠结的,就比如有时候同样的一件事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意义都是不一样的,而或许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找到那些让我们满意的意义吧。”
“期待自己在音乐这条路上走得再坚定一些,速度再快一点,家人呢身体健康,小屋越来越壮大,冰哥早点成家哈哈,还有世界和平,不要有战争。”
所以人生嘛,还是过好当下最重要。
现在来回忆,马束总会说从来没想过,以后的生活会像现在一样,能够做一个音乐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祝愿马束在音乐这条道路上,能够继续以梦为马,唱歌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