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窦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该遭受就业歧视
TUhjnbcbe - 2021/6/23 15:29:00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8.html

第6届

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

精彩开启……快来参赛!

名家点评全程公开最高奖励元点击了解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该遭受就业歧视

■蓝键(广西大学)

——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届高校毕业生预计万人,同比增加35万。日前,教育部发文要求做好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其中,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12月1日《人民日报》)

关于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争议向来不少。此则新闻一出,更是引来不少质疑:“凭什么?非全日制上课学时怎么能和全日制的相比?他们在读书上花的时间有全日制的多吗?配和全日制研究生比就业?”难道,非全日制真的“不配”吗?在笔者看来,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在就业中不应被歧视。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等于在职研究生,正因为人们将两者混为一谈,才有了非全日制研究生饱受歧视的现象。年之后,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可以拿到学位证(代表硕士学位)和毕业证(代表研究生学历),而在职研究生只有学位证。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双证”齐全,而“双证”上的区别仅为毕业证学习方式上的“非全日制”字样。其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相同,都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标准和培养标准,所以二者的“双证“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效力,证书的含金量自然也一样。

与全日制相比,非全日制研究生其实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一方面,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多都是专业型硕士,偏向于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能力,更能结合实践,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工作当中。另一方面,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工作单位的联系更加密切,可以担任学界与业界沟通的桥梁,能够为导师的科研工作带来新的思路,推动大学的研究方向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服务于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

教育部规定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不过是想打破唯学历论的陈旧思想,给非全毕业生一个施展才华的入围条件,至于最终能否被用人单位录用,则完全靠学生自己的个人能力。对于全日制研究生来说,如果真有真才实学,又何必靠一纸证书来取胜,与其抱怨*策,不如抓紧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用人标准也逐渐发生变化,名校的学历不再是铁饭碗,出国留学也不再是大公司“通行证”,个人能力、项目参与经历、工作经验都成为更加重要的选择标准。多所高校也在校园招聘会中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发声,教育部也在为他们呼吁。所以,社会看待他们的眼光应该改变,企业管理者的思维也应该与时俱进了。

·参赛指引·

往届回顾

(点击标题查看)

-那些年,摘下“星星”的你-

-第5届“评论之星”:重庆大学杨元瑞-

-第4届“评论之星”:中国人大岳永婕-

-第3届“评论之星”:湖南师大王艳华-

-第2届“评论之星”:华中科大于蕾-

-首届“评论之星”:山西大学王言虎-

回复关键词看往期精彩内容

评论大赛︱评论之星︱大学生群︱我要投稿︱评论女神︱评论男神︱月度之星︱王昱︱伍瑞冰︱红辣椒︱红辣椒评论︱红网评论︱时评之道︱时评︱研讨会︱时评研讨会︱佳作评选︱杂文︱评论员︱评论媛︱女作者︱女评论员︱时评家︱评论家︱评委︱佳作︱投稿︱信箱

hlj.rednet.cn

长按图片

1
查看完整版本: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该遭受就业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