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并不重要,也可能毫无意义,重点并不是你身在哪里,而是心在哪里”
从西安回来也有个把月了,一直想趁热乎劲把这次一个人去西安的经历写下来,不过一回来就继续工作比较忙,今天算是忙里偷闲,再过久一点怕是忘了这其中的感受。
西安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多年。早在万年前,蓝田古人类就在这里建造了聚落;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出现了城垣的雏形;年,西安高陵杨官寨出土距今余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市遗迹,被选为当年中国考古发现之首,这是中国发现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遗址,也将西安地区城市历史推进到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段是百度百科抄的,可以忽略~)
这次去西安可以说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出发前几天想着要不出去玩一下吧,转换一下心情,看了一下机票,发现从TY去西安的机票特别便宜,说买就买下了,然后花一天做攻略,花一天置办点出门旅行的东西,花一天预定好住宿和来回飞机票,然后就出发了。
我不止一次的和听到别人的倾述,他们说,最近工作不顺利了,生活不如意了,和男盆友闹矛盾了,暗恋对象结婚了,暗恋对象又离婚了,爱豆劈腿了,爱豆吸毒了……总之,任何生活中的不爽快,都会激发人旅行的欲望。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着江河湖海哭一场醉一场或撸一发。但回来后,狗一样的生活依然要继续,现实中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就如我哪怕在路上,也每天在想:“他妈的,明天、后天、大后天的路费从哪里挣回来哟。”
人们对于未知的玩意总是好奇,就如一个烂片,你明知道周边的人都说烂到没边没谱,倒好,你反而更想去一探究竟。越骂越火。旅行也一样,烂大街的风景依然挤满了人头,风景往往其次,关键是能远离操蛋的现实。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可以暂时不去理会那些焦头烂额的事情。拎着酒瓶对江对月一顿感叹,突然发现,我操,原来旅行的意义就是活在远方。准确地说,是没有麻烦的远方。但活在世上,张嘴就要吃要喝,哪都有少不了的麻烦。
锦绣未央·西安行对于西安的向往,从有这个想法以来,一直从未变化。因为工作和家庭原因,已经年近三十的我,今年才得以第一次来到这座古都,对于这里一切,我内心充满敬畏,我坚信这里历史的沉淀对我的教育不亚于将我扔回西安,回炉重造。
可能我去的时间或是地点不对,多数时候我是坐在床上看,窗外常常阴云密布。如果说按照气象预报所描绘的天气或景象来看,是不是应该在风和日丽的天气中,坐在露天的餐馆旁呢?
欣赏沙发的支脚与靠垫的协调,感受躺在床上望着窗外风景的惬意,能在回家的路上留意面包师娴熟的技巧。
西安这个城市,我喜欢,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大气。尤其是他的公共交通设施,这是我很感叹的,以钟楼附近来说,一个方向它有两条专门公交车道,两条机动车道,行人和非机动车道各很宽一条,都有围栏分开,很有秩序。建筑上,很有特色,即使是一些商场,他外墙的建筑风格也很有古城特色。
用了两天的时间,去了西安-咸阳一带的景区。
一、大雁塔
如果要追忆西安的繁华,需要凭吊秦汉唐三朝。如果要想证明西安的伟大,只需一人足矣,这个人就是玄奘!繁华可以被历史湮没,伟大却能镌刻永久。一个人历经十七年,行程五万里,穿越个国家。放在今天,也非人力所能为之,何况一千多年的唐朝?人们总不爱相信“人定胜天”,所以虚构出了猴猪马来保护他。然而在我眼中,猴子和小白龙不过是意念中的心猿意马。猪与沙僧不过是人性的贪、痴、嗔而已,这是少年唐僧一个人的奇幻漂流。
二、古城墙
每座城市都一个特殊的文化坐标,比如北京的南锣锅巷,南京的夫子庙,成都的宽窄巷子,那么西安的代表就是古城墙了。这段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四四方方的城墙,将古西安城囊括其中,与城外的新城区相映成趣。即保存老城的韵味,又与新城融为一体。走在城墙上,一步一景,古老的钟鼓楼,繁华的回民街,董仲舒的蛤蟆陵,张学良的公馆……轻抚秦砖汉瓦,漫思周韵唐风,刹那间,忘却今夕何夕。
三、碑林
碑林位于老城区内,如果说城墙是西安的骨,那么碑林就是西安的魂。你要是一名书法爱好者,一定不能错过碑林。何处墨香飘来,那是欧阳询正在潇洒的挥毫,褚遂良也在一旁悠闲的研墨。颜真卿刚刚铺开宣纸,只听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原来是张旭与怀素耍起了酒疯,此时柳公权的那篇《玄秘塔碑》已经写了一半……书法的本质是一个时代的集体情绪与书法家个人情绪的结合与宣泄。行走于碑林之间,领略颜筋柳骨,欣赏颠张狂素,感悟千载墨香风流。
四、大明宫遗址
秦有阿房宫,汉有未央宫,唐有大明宫。这三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宫殿,都汇集在长安城。然而,阿房毁于项羽之火,未央荒于朝代之变,大明废于朱温之炬。如今已是琼楼不见,可怜焦土!昔日,一位周朝的大夫来到旧都镐京,看到满目萧然,黍苗蔓生,不禁吟诵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此情此景,与我有戚戚焉。来到这座已经荒废千载的大明宫,究竟是在寻找什么?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昔日繁华耶?”
五、兵马俑
非凡之物往往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现。比如甲骨文是王懿荣买药的时候发现的。而兵马俑是一位姓杨的农民凿井时发现的。不经意间的发现,换来了举世皆惊。兵马俑的壮观早有耳闻,但当我亲眼看到它的那一刻,依旧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震撼。如今已发现的兵马俑只是冰山一角,这组地下兵团究竟有多大,不得而知。据说秦始皇陵下面是一个按照咸阳城1:1修建的地宫,嬴政躺在水银床上,面貌宛如生前。不知有生之年,能否有幸一睹始皇帝真容呢?
六、华清池
人们常常会因为一首诗爱上一个地方,如今到了华清池,必然忘不了白乐天的《长恨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然而也真是因为这段风流公案,使杨玉环成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女人是没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的爱情。因天生丽质,被几个好色的男人争来抢去,怎么能去责怪女人是祸水呢?或许她所做的一切,只是想在这深宫当中,获取一段女人该拥有的爱情吧。
七、蔡文姬墓
蓝田日暖玉生烟,因为玉溪生的这句诗让我在蓝田驻足。这是一座如玉如烟般的城市,然而我这次到蓝田县,并不是想寻玉,而是来拜揭一位如玉如烟般的女子,她就是蔡文姬。文姬的生卒与葬身处均不祥,仅在清代的《陜西通志》有记载:“在蓝田县东二十里,北闗外有冢,乃其女文姬葬处。”所以这座文姬墓应该是后人修建的纪念冢。不过历经千载,墓冢的真假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在此读一篇《悲愤诗》,唱一曲《胡笳十八拍》,便是对历史最好的缅怀。
八、风陵渡
返京的时候路过黄河,抬头一看,大桥的名字叫做“风陵渡”。喜欢金庸小说的朋友,对这个地方自然不陌生,这是小说中杨过与郭襄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人生若只如初见,但年少时最好不要遇到太惊艳的人,如果不能在一起就是一生的业障。十五六岁的少女看看玛丽苏故事意淫一下还罢,若是被一个这样的人带着,大场面、大冒险、烈火烟花、宝刀美酒地经历一次,猛地感受了全部憧憬过的的英雄梦想和温柔目光,这辈子也真是回不去了。
法王笑道:“你既羡慕我的本领,只须拜我为师,我便将这一身功夫,倾囊传你。”
郭襄啐道:“呸!我学和尚的功夫有甚么用?我又不想做尼姑。”
多年之后,那位精灵古怪的小东邪真的变成了峨眉派的开山祖师,但她给自己的徒弟起法号时,却还叫“风陵师太”,既然看破红尘,又为何不忘风陵呢?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由于时间仓促,有很多地方都没来得及去。
所谓:赏景不赏完,以待下次游。
来西安的路上,艳阳晴天。
在西安游玩时,细雨微风。
公元年10月22日,我从西安返回。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那无数个伴随着汽笛轰鸣声中,拥挤的人群里某一个背影,你们未曾相识,只是仅仅的一个背影触动了你麻木内心那最后的一点爱情奢望,于是毫无预兆的,你本能的挤出人群,当你终于从人群中脱离出来时,放眼望去,那个背影正好转进了深巷,你深感落寞,还来不及看清,她只留下几秒的背影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