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谷城浅说历史(文章原创,版权本人所有,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我国的祖先们曾经修筑出许多让人可以令我们称奇的雄伟建筑,古代的时候并没有我们现在的先进科学技术,同样也没有我们先进的工具,但是无论从工艺技术方面,还是从制作方法等角度来看的话,古人并不输于我们今人。
在我国的明朝时期水泥并没有被众人发明出来,可为什么当年建立的明城墙却可以在中国屹立多年而不倒呢?那时候古人用的什么特质材料?
明朝的一位开国谋臣朱升在年的时候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于是从此便正式拉开了建立南京明城墙的序幕。明城墙并不是一次就建立而成的,其修筑分多期完成的。
第一步先是建造南京的故宫,在明朝洪武二年的时候才开始进行修筑新城,等第三期的七年工程结束后才算正式完工了。明太祖朱元璋当年前前后后总共耗费二十八年的时间来修建它,可见其工程之大,耗时之久。
当年修筑明城墙的时候单单工人的数量就达到了二十多万人,他们二十多万人在数十年间不停的烧制明城墙的城砖。明朝时期烧制城砖并不很难,烧砖工艺也算先进,就算有砖可是没有水泥来加固的话城墙建立出来也不会坚固。
古代人民的智慧那可是不容小觑的,古人发明的许多东西有的在我们今天都难以捉摸。当时虽然没水泥,但有“三合土”这一技术。
它是由三种材料合起来配制而成的建筑材料。三合土因为地区的不同配法也会出现差异,有石灰、陶粉和碎石三者组成的,也有黄土、石灰和河沙这三种混合而成。将所需要的材料混合之后,人们就用一根木棍不断进行搅动,让它们自然融合之后就进行炼打和翻动。所以用三合土做出来的墙基是非常坚实的,这种墙基不仅可以承载非常大的压力,并且还可以防雨水对其浸泡,真的是坚不可摧。
古人还发现土楼可以承受巨大重量摒弃嗯嗯百年不到,土楼所使用的三合土的材料主要是糯米、红糖和黄土这三种,这些在古代可以说是极其奢侈的东西。所以明城墙在修筑时虽然也用到了,但是也只是作为一种“补料”。
历史专家们在研究明城墙的时候对材料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当年的古人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所做出来的建筑材料,并不比我们现在的水泥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