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窦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赤子拳心贵有追求刘民安诗词集岁月回声
TUhjnbcbe - 2025/4/30 18:21:00

我和刘兄民安先生交往近30年了。我们都当过兵,又都是媒体人,分别在省电视台和省报从事新闻理论与业务研究工作,多年参与省新闻奖评选,平时工作上往来密切。久而久之,共同的话题,相似的爱好使我们成为挚友。先生学时就喜欢码文字,参军后一直从事机关文案和新闻报道,是军中知名的一支笔,也是军旅诗人,操笔半百造诣了深厚的文字功底。无论通讯评论还是诗词散文,皆能迅即成章,且出手不凡。特别是他退休这些年厚积薄发的诗文了得,撰写了许多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眼见他一本本的集子相继问世,差不多两三年就有一本新书推出。先生在出版了第一部诗词集《萍踪伴吟》以后,在一次相聚时对我说,他最近正在进一步研读宋词,并打算习写几首。我当时觉得他也就是随口一说,不曾料到,仅仅过了两年多,他竟然写出了多首诗作,其中约有一半是宋词体,起名《岁月回声》,要我作序,我当然乐意为之。浏览大作,使我深切地感到,先生善于将自己的思想通过艺术的画面表现出来,将主观的诗情通过客观的画境体现出来,形成比较浓郁的诗词意境。他虽然采用了新声新韵写古体诗词,但在韵律,对仗等形式方面力求工整,在起兴、比附、修辞等方面体现出古典诗词的韵味。有些诗章以赋体出之,但铺排得跌宕有致,一唱三叹;有些诗章含而不露,隽永悠长;有些诗章通篇绘景,但景蕴情意,寓意深长。尤其是“山水篇”一组诗词,质朴、优美、画意盎然,颇得古典山水诗之三味。同时,诗人还擅长对诗词艺术的研究和探索,注重深人实际,感悟人生,其作品以其凝练的笔墨,烘托出极为深邃的意境和宽广的蕴义,行文简洁犀利,想象奇特新颖;文字对仗工整,清娴淡雅幽香;语言质朴明达,刻画细致真切。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遣词用句,都显示了其娴熟的文字功力,有所创造地实现了景致与情怀、现实与历史的和谐统一,自然而然地从多种角度折射出其高洁的品德和志向。拜读这本集子,我的思绪也跟着诗人的精美辞章跳动起来。我的第一感观是他的诗文特别有气势,大张大合,激扬文字,一泻千里。先生出生于古都长安,自然对故土渊源至深,笔下不尽流淌出了许多古城诗章。如《古城揽胜》(六首)、《西安城墙?灯会》、《赞西安牛羊肉泡馍》,《赞陕西肉夹馍》,等等,品读这些作品,使读者将大长安名胜古迹、人文生态一揽无余,让古城辉发出了千年的召唤。诗人笔下的两首《过秦楼?长安颂》就震撼了我:“巍巍长安,华夏中央,五千年记辉煌。半坡蓝田,猿灵标枪,源生初祖炎黄。八水环绕都城,高僧西游,丝路情长。百景堪奇绝,太华险秀,灞柳雪霜。旷世稀。十三王朝,周秦汉唐,慨然豪气激荡。文王秦皇,汉武唐宗,雄杰跃马拓疆。开启安乐盛世,四海成服,万国拜访。西京多繁华,万民福享安康。”这是之一,之二亦然是概气浩荡,使你不忍掩卷,这里就不细列了。而五言诗《绮寮怨?六访兵马俑抒怀》、《蝶恋花?游乾陵》和《游唐昭陵》等,亦是游走龙蛇,遣词斐然,形象栩栩。我知道先生爱读史书,他的书架上中外史书横陈,由此积淀了厚实的历史底蕴。一首《沁园春?中华赋》写得豪气壮阔,波澜起伏:“巨鼎傲天,铜车兵戈,马踏飞燕。昔商周尧舜,文韬武略;农耕桑渔,河清海晏。孔孟立道,司马列传,辉煌长史五千年。竞风流,跨秦风汉唐,万国拜冕……”我从这里似乎读出了一条历史长河。诗人是农家出身,对“三农”的情愫是与生俱来的,不管走到哪里,这个“胎”他是决不要脱掉换骨的。土地、乡亲、乡情,农村之事每每使他牵肠挂肚,不能自己。我读过他的多篇散文,如《桂嫂》、《砍柴》、《夏忙》、《进城》、《话说麦客》和《山凹人家》等,似乎写农村之事成了他的本份,是一种责任。文章充满着殷殷乡情,丝丝农味,读来质朴亲切,咀嚼回味。诗词也是如此,如《天门遥?赏油菜花》、《霜天晓角?收麦子》、《行乡子?乡校空落》等,诗人在为乡村学校凋零和空巢老人难过。就连他写城里的公厕,也不忘提醒政府要尽可能地为乡下人进城提供一些方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对节气农时倾注了一番心血,将二十四节气全部成诗,并专门编成一辑(见目录“节气篇”),这在当今诗人中是很少见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代诗人的大天地大情怀。刘民安先生深谙此真谛。他是一位非常勤奋的作家和诗人。不管是工作期间外出开会还是退休后消闲旅游,他也极重视“行万里路”。读他的诗词,就像跟随他的足迹在祖国各地和国外游览,饱览大好河山的无限风光,享受大自然的无尽乐趣。每到一处,他总是以诗人独有的眼光仰观俯视,打量着景点和周围,使眼前的一切迅速与自己对历史的感知、对英贤的崇敬、对现实的思考、对未来的憧憬、对人生的体悟进行“对接”,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倾刻间,诗人腹中的华美辞章便喷涌而出:“杨柳摆枝,碧水依痕,湖波天际。漫步盘桓花径,揽得清芳四溢。长桥卧波,鼋头几许灵气。豪家瑶台甲第里。泉声如击琴,天籁似鸣笛。过往,东林俊杰,荡然无忌,诗情画意。多情才郎,刻下几多墨迹。青山隐隐,沉浮多少往事。鹿顶茫茫烟雨稀。泛舟景中景,此来正当时。”(见《石州慢?游太湖鼋头渚》;“云飘飘,轻风拂湾岛。水茫茫,青山环绕。海天一色绿如蓝,皱起层层碧涛。梧桐排岸,相映一陌椰芭蕉。梅沙踏浪,后生狂,与天试比高。泳衣艳,娇娇喧嚣。海江天外,南国如此妖娆。”(见《采莲令?大小梅沙游记》。“百变蛮腰耸南粤,丽姿惊天阙。望断珠江千里云,伸手可摘月。美女胸,腰如柳,长腿千般秀。朱颜娇色岁岁优,闭月万花羞。”(见《阮郎归?夜观广州塔》)。行文笔法形神兼备,美如奶酪,欣然赏之,使人顿感甘怡醇美,余香满口。此类诗词,在“山水篇”中就有90余首。从诗人游历的许多地方看,我感觉他的人生很充实,幸福而多彩。诗人是一位“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誓词在胸,初心弥坚。在他的两部诗集里,有多首是歌颂党和祖国及领袖的,《井冈山游感》、《延安游记》砺淬井冈星火,窑洞灯光;《喜迎国庆七十周年》、《滿庭芳?赞中国航天军盾》讴歌中华雄起,利箭射斗;写毛周邓公百年诞辰祭,追思开国元勋,功盖千秋。去年7月1日中共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他满怀深情地写了《永遇乐?建党百年颂》:“沪滩石门,南湖红船,睡狮欲醒。命运多舛,征途万重艰险与腥风。围剿盘丝,长征血雨,气吞万里若虹。踞陕北,窑洞灯光,沧桑正道在胸。义结统战,烽火硝烟,恶寇仓皇东瀛。蒋家王朝,民沦刀俎,大厦一朝倾。我党执政,以民为本,一派繁荣昌盛。敢问天,谁强中华,惟有中共!”诗人在政治学院研修过中共党史课程,所以他能将百年党史高度凝结于百余字中,语词精炼,一脉贯通,足见作者对我党的历史早已了然于胸,驾轻就熟,信手拈来。作者曾服役于西北边陲。不管是驻足于中蒙边界、边防哨卡;还是奔走于戈壁沙滩、河西走廊、青海高原、祁连山脉,他的边塞诗文常跃然于报刊网端。散文《大漠军魂》、《大漠走笔》、《啊,军人的胡杨林》等,都是浓浓的军味,情真意切。诗词《胡杨林赞》、《戈壁寄情》、《战友情》、《忆戈壁》等,亦是军人气派,豪情激荡。他和战友们虽然已退役数十载,但怎能忘记过去火热的军营生活,读来让人倍感亲切。这部诗词集作者精心编辑了七个部分,内容异常丰富,可谓触目天下,纵横驰骋。可见他秉性豁达,兴趣广泛,包掠经世,自然所获良多。诗文里洋溢着对山河的深情,对人生的感悟,对军旅的寄怀,对友情的倚重,对父母子女以至孙辈亲情的眷恋,还有对各地疫情的挂怀,对抗疫人员的称赞与企盼。赤子拳心,孜孜追求,重情重义,凝于笔端。我想,我们只有在浏览作品之后才能读懂他。

作者简介:

于聚义,作家、高级记者。陕西省作协会员,新西兰华文作协会员,新西兰中国画院副院长,新西兰丝路文化经贸总会会长,发表多万字作品,其中长诗《周总理你在哪里》进入中学课本,散文《榆钱儿》获中国散文华表奖,长、中、短篇小说数十部,《淘金者》《隘口小道》《建商》等影响较大,中国和新西兰图书馆均有收藏。

1
查看完整版本: 赤子拳心贵有追求刘民安诗词集岁月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