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城墙周长13.74公里,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城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
共18座城门,其中,明代原有城门4座,民国新开城门8座,共和国时期新开城门6座。
「墙林河路巷」五位一体,成为西安这座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重要的地标符号和精神家园。现为国家首批重点保护文物和AAAAA级旅游景区。
西安城墙的历史变迁
隋唐:隋朝建立大兴城,唐代改名为长安城,唐末长安节度使韩建改筑长安城;
宋元:宋元两朝中城市的名称和建制数次变更,但城墙规模无变化;
明代: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依托隋、唐皇城的基础,开始兴建西安城墙;
清代:历代的督抚对西安城墙进行过十二次修补,增强西安城防御功能;
民国时期:辛亥革命时安远门(北门)城楼被起义军轰击而引爆弹药库炸毁,永宁门(南门)箭楼在「二虎守长安」时被军阀刘振华的镇嵩军所毁。
抗日战争时期,西安城墙也被作为防空洞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因为城市的现代化快速发展,城墙存废问题一直处于风口浪尖。
年,西安城墙管理所成立,对城墙进行有计划的修缮。
年,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指示,要求对城墙认真保护。
城墙不仅是西安的地标,也承载了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城墙根下纵横交错的老街巷,不仅散布着大量古迹,也是老西安的生活主场。如果游玩时间有限,不妨选择在城墙根下走走,感受游走古今的奇妙,还能从市井烟火中了解到西安的历史文化和城市风情。
天朗气清的时候,在西安城墙上骑自行车感觉真是美包包!推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