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的一个夜里,坐出租车回家,出租车师傅一路放着许巍的老歌,每一首歌他都摇头摆脑地大声跟唱,长安路街灯闪耀,整个城市都不知道,这里正举办着一场只有我一位听众的“演唱会”。
一块砖就是一段历史,一个老妇都携有几分文化。西安的高风厚土不经意间就滋养出了各种不同的文化潮流。你在西安的很多街道上,包括书院门、长安路,都能看到有人写字、绘画、刻字,地下通道里有歌手抱着吉他在弹奏,行为艺术时时亮相于街头,十三朝的将相之气使每个西安人都有很浓的自我意识,都有敏锐的观察视角和独特的思维方式,都有自己的想法要表达,表现在音乐上,这就导致了不同风格的诞生。光是在摇滚这条路上,就走出了张楚、郑钧、许巍这三个风格迥异的重量级人物,还有为数众多的乐队继续为摇滚音乐注入了大量的底层经验和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他们都成了西安摇滚界的代名词。从许巍的《蓝莲花》,到郑钧的《长安长安》,再到王建房的《长安夜》,在血液里流淌的乐章已深入到这座城市的骨髓~
在永宁门盘道这一圈,附近几乎每天晚上都可以看见唱歌的,或独自一人浅弹清唱,或是三五个人的乐队。人来人往,或匆匆而过,或驻足欣赏,甚至有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
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夜,正是一群这样的人们让西安这座城市有了年轻的活力!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座城市才变得如此有趣!
听南门说
05:08四年前的一个下午,宝哥在永宁西苑跑步时因为一张卡洪鼓,宝哥、老菊、棍儿三人就此结缘。当天晚上三个喜好音乐的人彼此心心相惜,于是结伴而行前往面馆吃面,却没想到顺途开启了“听南门说”这段音乐旅途。
最开始还没遇上宝哥之前,一直是棍儿和老菊在唱歌,那个时候南门西边的门洞还没成为固定的地点,也没有“听南门说”这个名号,更没有像现在如此多的粉丝群体。
三人在南门驻唱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有天晚上在永宁西苑唱完歌走到南门时,宝哥突然说道:“咱现在回去那么早也没事干啊,不如就在这门洞这儿唱会儿?”三人当即卸下包袱在门洞这唱了起来。结果没想到不仅效果不错而且立马就围上来一群听歌的人,这种氛围让三人决定:以后就在这唱了!
后来等粉丝群体渐渐多了之后,三人觉得总该有个名号吧?便起了个名字叫“听说”,但是被棍儿以“太俗了”给否决掉。想起了三人是在南门唱歌,就将“南门”二字加进去成就了现在的“听南门说”。
他们或许也没有想到,在日后他们三个会在一夜之间成为西安的网红,成为了西安城墙南门下的一张名片。为了听他们唱歌,有外地朋友不远千里的赶来,为了听他们唱歌,有些人甚至辞掉了工作驻扎在西安。
如果你也想来听南门说,那一定要赶早了,每周三五六晚上十点半,符合以下四点那一定就是他们了!
离很远就能看到的大旗;
一定有一个拉设备的小三轮车在旁边停着;
一群人中一定有一个很骚的胖子;
演出时间一定是晚上10:30以后。
长安里
西安当下最火的野生live
除了听南门说,长安里乐队也是现在超火的乐队组合,演出地点也是在南门洞里,时间是周三、周六晚上10点,其中不乏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汪峰战队学员-由美等人气歌手。
音乐的舞台,不局限于演唱会,音乐现场(live)的魅力,就在于歌手与听众之间的互动,并且那种感觉仅此一次,无法复制。
长安里汇集了西安众多歌手,可能你每次去听,主唱都是不同的人,也正是这样的多元化,让长安里迅速聚集起来大批粉丝。音乐响起,歌手和听者的互动也就开始了。也许此时,沉浸在乐曲中的人们,才能完全的放空自我。
听众有男女老幼,以青年居多,人们举着手机拍着、录着,跟风开着闪光灯配合着“额遇见sei,会有怎样滴对白?我等滴人,他在多远滴未来?...”,孙燕姿的《遇见》用关中方言唱来,反而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长安里”乐队-方言版《遇见》
当然,夜晚的南门附近,不仅仅是这两支演唱的乐队。钟楼、金花广场、地铁站口...都有年轻人在拨动琴弦,弹唱着属于这座城的故事。
太多的时候,我们听的不是歌,而是不愿提及的过往和让人无奈的生活。
在南门听他们用歌声诉说着一个个故事,有“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的豪气,有“西安女娃”的大方美丽,也有“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的洒脱。
别再抱怨青春没有激情,别再吐槽生活没有情趣,别再埋怨人生的一成不变。这里,有最眼花的指弹,最有腔调的扫弦,有这么一群人,爱音乐、爱生活、爱这座城!
愿南门的歌声,成为长安的一种习惯,和更多西安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