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长安18子
年10月2日,国庆假期的第2天下午,古城西安的天空阴沉沉的。我一个人骑行到含光门,游览了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顺便到城墙含光门至大南门段转了一圈,现将我的见闻与大家分享如下:
因为西安城墙我已经上去过多次了,所以本打算只游览一下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可工作人员说这个博物馆是城墙景区的一部分,不能单独游览。我只好掏60元办了一张城墙景区的门票,一年之内不限次数都可以上城墙去游览。
含光门是西安南城墙偏西方向的一个城门,始建于隋朝,历经唐、五代、宋、元,在明代被包砌在扩建的城墙中,含光门是公元6--10世纪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的重要通道。
含光门这个名字,取自《易.坤》中的“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唐长安城皇城,为中央署衙所在地,内设三部、六省、九寺等重要机构,与居民区严格分割。皇城以北为宫城,是皇帝办公和家族居住的地方。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着皇城和宫城,设坊和东、西市,是百姓和官僚的居住区、商业区。
唐长安城是我国古代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大、规划最严整的伟大都城。
含光门是一个形制相同的三门道城门,左进右出,中间为御道。
这是各个时期含光门城墙的夯土层次。
这是含光门的建筑示意图。上面有城墙城楼,下面有过水涵洞。
这是唐长安城的图示。
这是五代的新城图示。
这是明朝时西安府城的图示。
这是从隋唐至明清时期,长安城的位置关系图。
这是含光门遗址当年挖掘保护时的照片,可以看到考古工作者的智慧和辛苦。
在这个博物馆的下面,就是含光门遗址。
这是过水涵洞遗址,是城内外的给排水系统。
八水绕长安的盛景,至今还在发挥着巨大的生态作用。
完善的供排水系统,使唐长安城成为水利设施建设史上最成功的都城典范之一。
这些城市设施无不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含光门遗址是目前发掘最完整的一个隋唐城门遗址。
这就是最早发掘出的含光门城墙门道土墙。
游览完毕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我乘坐电梯上来,就到了西安城墙上。
我在城墙上向东走,宽阔平坦的城墙上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有人在悠闲地漫步,有人在骑着自行车,有人在拍照。
这是勿幕门的马道上,有很多人在拍照。
吹着城墙上迎面而来的风,我感觉很舒服。
遇到这几位穿着汉服的小姐姐,好漂亮!
在城墙味道旁边,站着一位好可爱的城墙金甲武士。
离南门越近,游人就越多,
到大南门后,我就顺着台阶下去了。
城门洞子里一个个红灯笼照着,一片红彤彤的景象。
这是地下通道墙上,有一张西安城墙的示意图。
我从大南门走出来,扫了一辆共享自行车,一路骑回来了,结束了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和城墙的游览,尽兴而归。
#我的国庆假期##秋日生活打卡季##西安头条#
长安18子,电信工程师,美文作者,喜欢诗歌、散文和旅游,企望用最浅白的文字,营造出最深的诗意。原创码字写文不易,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