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我替你去了趟西安!
乔志峰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视频非常火,说的是德国的某个小镇的居民自称是中国人,中文是官方语言,他们每年都过春节,并且山寨版的春节比我们还热闹。其实,这个小镇今年已经不是第一次火了,前些年媒体上就报道过。
国外的山寨春节能够火起来,首先当然说明中国的春节受欢迎,但还是不得不承认,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国内春节年味没以往那么浓的现实。为什么年味越来越淡?中国还有没有能够保持原汁原味传统春节味道的地方?带着这个问题,今年大年初二到初五,我参加了西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我在西安过大年#活动。在西安参观、体验了几天之后,我觉得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有很多感受想跟亲们分享。我不想把文章写成旅游攻略,那些东东网上一搜一大把,我只想把我在西安看到的一些细节、心中的一些感慨记下来,特别是那些有文化气息和人文温度的细节,这才是真正能够打动人的地方。
2月17日晚,#我在西安过大年#启动,首先来到了西安永宁门,参观城墙灯会。永宁门俗称南门,是西安明城墙的正南门,也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这里的灯会更是闻名遐迩,火树银花、人流如织,当真是: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花灯,是中国春节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无灯不成年。而西安不仅有永宁门城墙灯会这样集中展示花灯的地方,其他街道也都彩灯高悬,并且每条街道各有特色,营造出浓得化不开的过年氛围。
一个月前,我自己游览过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一个月后故地重游,发现多了一份浓浓的年味。
大明宫里的戏曲和社火表演。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游客可以参与模拟考古发掘、自制拓片等活动,学到很多历史文化知识。这对带着孩子前来的家长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永兴坊,是西安的非遗民俗街。在这里,可以看到皮影等表演,但最重要的是,可以吃到多得数不清的陕西特色美食。说到美食,当然不能不说面,陕西人爱吃面,那是出了名的,娶媳妇不仅看颜值,擀面手艺如何也是重要指标。陕西面的品种丰富多样,除了大家熟知的宽宽的裤带面,还有那种抻开比房子还高的手工挂面。吃面配本地辣子,香!既然来了,必须学陕西人咥一碗著名的biangbiang面。这个biang字电脑打不出来,其写法有歌为证: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网进走,左一扭,右一扭,东一长,西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月字边,心字底,挂个钩担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
摔碗酒,顾名思义就是把酒喝了、把碗摔了,确实有几分痛快和豪气。只是酒的度数有点低,如果是60度以上的烈酒,效果更佳。呵呵,一不小心又暴露“酒鬼”面目了。
在西安过大年有多热闹,看看回民街。在高家大院看皮影戏、提线木偶、老腔表演,好玩滴很。就是有一点悬念未解:皮影戏里调戏人家姑娘的货郎,最后挨打没有呀?
来西安,钟鼓楼必须去呀!讲解员为了形象地说明钟楼历史悠久,说其是“楼爷爷”。
参观西安博物院。里边宝贝真多,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有个酒器,发现时里边还有酒,令人神往。
出外旅游,美食必不可少。在西安饭庄长安路店,品尝了地地道道的陕西名吃。
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兵马俑,应该归入“一辈子必须看一看”的重要景点之列,不看肯定遗憾。有一点需要提醒,看兵马俑最好避开旺季和高峰期,否则,人太多!不是一般的多!没办法,谁让兵马俑那么有名呢。
华清宫夜色。想当年,玄宗老儿在这里是多么的风流快活!
小雁塔、兵马俑、华清宫……跑到晩上10点半才回宾馆,《西安晚报》的石俊荣兄一直在大堂等候,非要请喝西凤。那就喝起来!这跟旅游和年味有关系吗?当然有啊。人好,是最重要的!
在白鹿原影视城,发现一家田小娥生态酸奶。没好意思问,是不是真的原生态。开个玩笑:)
白鹿原影视城的大型真人特效特技实景剧《二虎守长安》,火爆滴很,打枪、打炮、飞车、爆炸、特技都是灰常滴专业。我微博上发的有视频片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陕西八大怪之一,就是面条像裤带。在白鹿原影视城,终于看到裤带面是怎么擀出来的。一位网友留言说,比他妈妈擀得好。那当然,人家是专业的啊!
汉城湖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依托,沿汉长安城东南角城墙遗址外向西、北两个方向展开。
上趟卫生间,发现墙上贴着一些忒色陕西话。花搅,这个词河南话里也有,用法也差不多。比如,你说:老乔你长那么帅,肯定很多女网友都喜欢你!我就可以笑着回一句:恁白花搅俺啦!河南、陕西是近邻,从语言上就能看出来。
值得记录的细节还有很多,限于篇幅,暂时就介绍这么多,今后还会继续介绍。而西安值得看、值得感受的地方,更是数不胜数,短短几天时间根本不可能全部看到。这样也好,也算留下个“念想”,以后有机会接着体验。
怎么样,看了我蜻蜓点水式的介绍,亲们是不是已经对西安旅游特别是西安浓浓的年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呢?今年算是我替大伙儿去了一趟西安、打了个前站,我建议亲们能够亲自来体验一下,到底什么叫作“西安年、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