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昌
文
以“不可能”为鉴定标准的错误观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诞生文明的国家之一,有近年的历史。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反映出高超的生产技术;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创造出无比博大、深厚的功绩,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技成就,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虽然我们的祖先,在历史上创造出许多艺术品,它们因各种客观原因沉淀遗留民间。但在文物鉴定方面,一些人至今还墨守成规,对陆续在民间出现的不寻常文物,都以“不可能”为鉴定标准,全部否定。客观的讲,现在社会上确实出现很多文物赝品,但不能因此就把10亿件民间藏品全盘否定吧?
在此重申作者观点:“虽然民间不可能遍地国宝,但也不可能没有国宝。”希望大家都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善待民藏,正如国家文物局刘玉珠局长所说:“还有大量的文物被民间收藏,它们也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外考古史上,也经常出现一些奇怪的文物,根本不像是古代遗留下来,反而让人感觉更像是穿越之物,天外来客。连参与发掘的专家都大呼惊奇,无法解释。为此,作者特举四个中国考古事例说明如下:
1、穿越之物—战国水晶杯
在《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中,规定64件国宝此后永久不准出国展览。位列14位的是战国时期水晶杯。
战国时期水晶杯
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一只水晶杯,高15.4厘米,敞口,斜壁,圆底,圈足外撇。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实用器皿,国内罕见,其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令人惊叹。
这只二千年前又极具现代工艺造型的战国水晶杯,被收藏界戏称为“穿越之物”,如果不是出土于战国墓地,它会被现在的专家认可吗?
2、二千年前的魔镜—西汉透光镜
在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非常逆天怪异的文物—西汉“见日之光”透光镜,被西方誉为“魔镜”。大家都知道铜镜在古代是被用于梳妆用的,但这件西汉透光镜就与众不同,能在阳光或者平行光照射时,可以呈现镜背面的纹饰与铭文,效果恰似光线从铜镜透过一般。非常的诡异,而这种透光的原理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谜。
西汉“见日之光”透光铜镜
直径7.4厘米,净重约50克
上海博物馆藏
透光镜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八字铭文,是中国铸镜工艺上的一项杰出创造,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此镜制作工艺技术极为高超,可惜的是这样的技术到了宋代以后就无故失传了。
铜镜神奇的透光功能,让当时的专家们感到了惊叹,这种黑科技原理居然出现在二千年的汉代,这似乎不太令人相信,但是事实就出现在眼前。如果让现在的专家以“不可能”为鉴定标准,会把透光镜鉴定为赝品吗?
3、一千多年前的高科技产品—唐代香囊
年10月5日,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省公安厅下属的某收容所,在兴建房屋挖地基时,施工队在距地表0.8米深处,挖出了一个高65厘米、腹部直径60厘米的大陶瓮。由此揭开了轰动世界的“何家村窖藏”惊世发现。
唐代葡萄花鸟纹金银香囊
何家村窖藏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其中有一件唐代匠人发明的现代“高科技”产品—葡萄花鸟纹金银香囊。香囊外径4.6厘米,内部的金香盂直径2.8厘米。香囊外壁以白银制成,通体镂空,呈圆球状,内部的“香盂”则以黄金制成。球体还能分成上下两部分,上下球体之间,一侧以钩链相勾合,一侧以活轴相套合。
香囊设计精巧,不论外部球体如何转动,中间的“香盂”总是保持平衡,里面的香料也不会撒在外边,是唐代匠人发明的一件现代“高科技”产品。据专家介绍,唐代香囊中的持平装置完全符合陀螺仪原理,这一原理在欧美是近代才发明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领域,而中国最晚在年前的唐王朝时就已掌握了此项原理。
在此之前,曾有文献记载,杨贵妃被勒死后,唐玄宗非常想念。他从四川回来,专门命高力士一定把杨贵妃的尸体找到。高力士在马嵬坡发现了杨贵妃的尸体,他回来后对唐玄宗说,尸体朽坏了,“唯香囊犹在”。
一般常识认为,香囊就是个丝织的香包,怎么还没有坏呢?从何家村窖藏出土才知道,杨贵妃的香囊原为金银所制,再次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在此之前,类似这种东西也出过。考古界将它们称之为“袖珍熏球”。后来法门寺中也出土了两件,唐人在埋藏的物账上点明这叫香囊。
这个香囊也被收藏界戏称为“穿越之物”,无论从对香囊一般认知上讲,还是从制作工艺上论。这个具有现代陀螺仪原理的唐代“高科技”产品,如果不是从何家村窖藏出土,而是来自民间,现在的专家敢认吗?
4、天外来客—“三星堆”出土文物
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被发现,出土上千件稀世之宝,轰动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英国《独立报》撰文说三星堆的发现“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虽然早在年春,三星堆玉石坑就被月亮湾农民燕道诚祖孙三人,在离家不远的林盘地沟边发现。但真正使三星堆名扬四海的,还是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国宝重器的出土,震惊了世界。
在考古界的精心发掘和考证下,面积近4平方公里,有东、西、南三面城墙的古城出现了,震惊海内外的三星堆古文化自此得以重见天日。
三星堆部分出土文物照片
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年,延续时间近年,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末周初。同时,三星堆两座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了金、铜、玉、石、陶、贝、骨等珍贵文物近千件,其中最让人吃惊的是金杖、铜人头像和青铜神树。然而,三星堆文化的起源、消失的原因、出土的器具,以及所发现的文字和图画都有着难以解释的谜团。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不但震惊全球,而且彻底颠覆了人们的三观,让人难以相信这些文物的真实性。如果不是国家发掘出土,现在的专家会以“不可能”为标准,把它们鉴定为臆造品吗?
综上所述,一些专家切不可以个人狭隘的认知,以“不可能”为鉴定标准,去评断历史的未知。在历史的长河里一切皆有可能,还有无数的谜团等待着人们去破解?在浩瀚的历史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
友情提醒:目前各种文物仿造技术已非常成熟,赝品早已大量出现,请注意鉴别。
请看下篇:对文物鉴定中六大错误观点的分析之四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