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影院致敬一个时代
西安和平电影院
初夏的阳光总是温柔
风中还带着些许凉意
慢慢撞破白日的燥热
小伙伴们一起
走在背街小巷的林荫里
躲进这样的风里
拉着手走去那个大家期待的地方
……
这是90年代的夏日午后
春日里的风中
都弥漫甜蜜的味道
碎花裙的姑娘站在湖边
湖那头的小伙
向姑娘招手
姑娘羞涩地
跳上小伙的自行车后座
春风吹起的碎花裙摆
像极了电影里的爱情
……
这是80年代的春日之歌
冬日凛冽的风雪中
父亲接了刚放学的女儿
匆匆奔向那个很长的队伍
跟在队尾
排队等待入场
女儿踮了踮脚
父亲赶忙抱了女儿
递给工作人员一张电影票
……
这是70年代的观影指南
重拾时光
这是好几代老西安人的记忆
林荫的小巷是撒满回忆的青年路
姑娘小伙约会的地方是莲湖公园
等待入场的影院是和平电影院
作为西安人
也许你没有上过大雁塔
没有爬过古城墙
但你八成跟着大人
或者学校组织去过电影院
或许很多老西安人都还记得
在上世纪80年代
和平电影院一票难求的盛况
这栋历史悠久的苏式建筑
和西安古城墙一起
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你是否还能回忆起这座电影院
在这里你看过哪些难忘的电影
或许你也有珍藏着
过去那一张泛黄的电影票
坐标:北大街号
这是西安仅存的文物级电影院,这座影院见证了这座城的繁华,见证了这条街60多载的风雨兼程,深藏着无数老西安人的青春记忆。这里有我们对光影世界最初的认知,更是一座致敬时代的地标。
那些过往
西安和平电影院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中国百废待兴的时期。建国初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城镇人口大量增加,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激增。在此背景下,西安市政府大力发展宣传教育工作,斥资建设了一批影院、剧院,和平电影院便是其中的代表。根据完整性原则及和平电影院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和平电影院文物保护单位由文物本体和与之相关的历史环境两部分共同构成。
文物本体平面呈长方形,总占地面积平方米,长55.9米,宽23.9米,东西走向。前厅呈凸字型,长18米,其后为长方形,现为放映厅,放映场长38米。
文物主体为仿苏式建筑,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回廊宽缓伸展。有“三段式”结构,分为檐部、墙身、勒脚三个部分。五扇门,前有四柱;放映场两门,两柱。整体被其他装饰覆盖。
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建的8处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建筑列入其中。建国后的代表性建筑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在陕西尚属首次。和平电影院主体建筑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建设时期极具时代特色的建筑,设计造型古朴典雅、端庄大方,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年西安和平电影院被列为西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6月13日公布为陕西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和平电影院是在新中国第一个“一五”计划期间,由西安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始建于年,年元月23日正式落成开业是西安声光水平最高的电影院。
·《作曲家格林卡》作为和平电影院的第一部播放影片,揭开了和平电影院的历史序幕。
·年,改建为西安市第一家宽体银幕影院,放映了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影片《老兵新事》。
·年,和平电影院为了顺应改革开放新形势,进行了设备更新及影院更新改造。
·年,和平电影院全年放映电影场,观众多万人次收入一百多万,发行收入40多万,实现利润25.5万,由此成为陕西省第一家放映收入超百万的电影院。
时光记忆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安和平电影院承担了丰富西安电影市场和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作用,并与其它影院一起,在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举办过意大利电影周和日本电影周等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活动也使该影院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历史见证。
或许我们都已记不起
儿时看过的那部电影
却依稀还能记起
那时的心
和平电影院不知倾听过
多少人的欢笑
不知保留了多少人的泪水
和平电影院承载了
几代观影者和工作者的心声
不知有多少届西安小学的孩子排着队走过青年路的绿荫,在和平影院看一场当时不爱看的电影,在这些我们回不去的曾经里,还好有和平电影院在原地守候,守候着我儿时的记忆
作为西七路二小和89中的学生,和平电影院就是那个年代对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
他积淀下来的情怀是其他影院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从小学开始每次学校组织看电影都是去和平电影院,初中毕业在和平电影院看变形金刚还历历在目,这个电影院真的有我们的青春~
和平电影院都是文物保护单位了,真的是承载着很多人的回忆。我每次去北大街都经过这里,现在都没有一个电影院可以占据这么黄金的位置了吧。
作者:古德爱文蒂儿编辑:霄霄校对:洪敏
审核:百解
温暖“食”刻
按图索“迹”
城墙灯光秀
直播预告
再登央视
点赞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