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陆运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方便快捷的火车是市民游客出行出游的重要交通工具,它不仅串联着祖国大好河山,还助推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
今日,西安站南站房、南侧高架候车室正式投用,标志着南北站房全面贯通。
作为西安站改扩建工程中的重要项目,南站房、南侧高架候车室的投用,对提升区域交通出行能力、擦亮城市窗口、服务第十四届全运会具有重要意义。
南北贯通新格局文化内涵再赋能
改造升级的西安站实现了南北贯通新格局,硬件设施再升级,不仅使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更提升旅客进站体验。同时,为旅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在细微之处提升车站服务品质。
(图源第一新闻)
为了将铁路元素与十三朝古都有机融合,赋予车站更多的文化印记,西安站南站房将原有4个候车室改造为火车文化展示区,按照铁路发展时间轴分为蒸汽、内燃、电气、高铁4个主题。通过1:1火车模型和场景展示,再现不同年代铁路发展历程,让旅客在进站时获得身临其境的“穿越”感受。
图源
华商网
一层中厅丝绸之路壁画《丝路百景》,从长安到罗马再到长安,采用对称式构图,展现古今丝绸之路的文化延续。
结合丝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元素,突出西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达与其他地区和国家互通互联的美好希冀。
(图源西安网)
南侧高架候车室以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元素进行演绎,并从当地的代表性文化建筑中提取长安元素,塑造出集聚传统文化韵味与时代气息于一身的室内空间形式,使旅客从空间氛围引发对西安整体印象的感知与联想,产生“大唐盛世古韵长安”的感官体验。
随着9月1日南站房、南侧高架候车室的开通,西安站改扩建工程站房工程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剩余南车场改扩建工程,预计年完成。
届时,西安站将由原来的6台11线增加到9台18线,年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到万人次,成为拥有高架候车室、南北双广场、双站房、双地铁接驳、多通道、立体化、零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西安站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旅客出行体验更加美好。
南望西安明城墙北览唐代丹凤门
处于中国铁路路网中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咽喉要道的西安站,南望西安明城墙,北览唐代丹凤门。
“
西安城墙
”
历经风雨沧桑,见证岁月变迁。精彩绝伦的演出与千年城垣交相辉映,将千年城墙一砖一瓦化作气势恢宏的长安城。
古朴恢弘的建筑风格,底蕴深厚的西安城墙如同历史的活化石一般,向人们展示着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璀璨的历史文明。
西安城墙作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历经沧桑洗礼。这座规模最宏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把西安的深邃、智慧和兼容并蓄蕴含其中,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
丹凤门
”
在唐代,丹凤门是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如今,丹凤门广场成为古城的第一道窗口,与西安火车北站交相辉映,巍峨的丹凤门,彰显着十三朝古都风韵。
盛唐国门映照,大城门户再起。伴随着火车站客梯缓缓向上,恢弘大气的大明宫丹凤门映入眼帘。
千年之前,大明宫丹凤门以“唐朝国门”展大唐盛世华章。千年之后,它化身为西安这座城市的“迎宾门”,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
褪去夏日炎炎的热烈,九月随着阴雨缠绵来临。愿这个九月,于西安盛景中,与大家相约在这秋天里。
西安文旅之声出品部分图片源于第一新闻、西安网、华商网、西安晚报、遇见城墙、千宫之宫编辑:慧敏校对:洪敏审核:百解
泡馍
非遗传承
十四运会
站徽文化
钟楼书店
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