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提高博士研究生素质是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在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和学位授权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在职博士研究生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
博士研究生教育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高级人才水平,而且反映了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实力和可能。因此,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都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重心的不断上移,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研究生招生教育规模的扩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迅猛兴起,使得目前在读研究生群体中以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就读的在职博士研究生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和社会声誉。但其普遍存在工作与学习发生冲突,质量难以保证等较为现实的问题,所以针对在职博士研究生的特点,如何去提高综合素质,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职博士研究生的特点
各类在职博士研究生,大多具备以下特点
/p>
(一)在职博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具有作为高层人才培养的良好基础
在职博士研究生来自于社会生活和生产第一线,对生产实践问题有较多的了解,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来自教学科研单位的在职博士研究生入学前绝大多数承担了大小不同的各类课题,具有科研工作经验和学位论文选题的基础。
但是目前对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要求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研究深度,所以要求大家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这对在职博士研究生来讲,困难比较大。只有对自己研究领域的前沿现状及交叉学科的知识框架很熟悉,才能形成一种能够融会贯通的解决问题的思维。
(二)在职博士研究生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精神压力很大
绝大多数在职博士研究生都是以进校不离岗的形式完成学业。他们大多是原单位的管理、经营或教学科研骨干,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经济利益、职务职称晋升、福利待遇等与原单位紧密挂钩。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得承担单位的工作任务,不可能全脱产学习。其入学后本单位的工作几乎没有减轻,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因工作脱不开而不能按时上课者居多,课程学习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工作需要时,学习便成为次要。
大多在职博士研究生因工作需要,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单位没有提供完成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的能力和条件,同时因缺乏导师的指导,论文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所以有些在职博士研究生为了保证论文的完成,又不影响单位工作任务,只得单位、学校两头跑,论文工作缺乏连续性。
(三)在职博士研究生日常管理和*治思想工作难度大
很多在职博士研究生修完学校要求的学分以后,难得在学校露面,学校管理部门很难对在职博士研究生进行集中管理和*治思想教育。
部分在职博士研究生在原工作单位已是管理骨干,进校后,也许是迫于各种压力的原因,个别在职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研究工作就请自己的下属或脱产研究生帮忙,从而造成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提高在职博士研究生综合
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在职博士研究生思想素质教育,形成扎实朴素的科研作风
博士生是一类高层次人才,他们的绝大多数将成为国家未来的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甚至可能成为*和国家教育和科研的重要决策人。导师要有高度责任感来全面培养他们,不光要进行业务教育,还需要不断地重视思想素质教育,使他们能够在接受课题研究任务后,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同事、同学合作课题研究时,能真诚交流学术见解。
(二)要注重提高在职博士研究生的业务素质,保证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提高博士研究生的业务素质是提高其教育质量的核心。博士生不管是在职还是脱产都应该具有宽广深入的知识结构,从而直接进逼到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充分把握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方向,以实现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学术创新的目的。
1.重视在职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今的科学技术知识日新月异,博士研究生应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基本功。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不是打基础的阶段,专业课的设置不应广而杂,应以研究方向为主线,然后拓展一定的宽度。考虑到在职博士研究生时间紧,在他们的博士学位课程的设置方面应尽量与论文写作相结合,专业课讨论应与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结合起来,这样学习和讨论针对性强。
另外,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学校应尽量选择大多数在职博士研究生相对较闲的季节或时间段进行课程教学,如晚间授课。这样做可以提高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到课率,保证课程教学效果。
2.逐步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发现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因为在职博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机会少,导师很难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给他们指导博士论文研究方向时只能界定一个大致的框架。因此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从工作及科研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就尤为重要。欲发现问题,就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
归纳问题的目的,是将众多的问题归类,并找出同类问题中有共性的研究内容。对于同一类的问题,已有的一些结论是相互矛盾的。导师的责任是帮助研究生判别此方向上可能出现的创新点,还要与他商讨科研条件是否具备,研究范围如何控制等问题,以使其研究工作顺利地完成。
3.要求在职博士研究生认真做好开题报告,集体审查论文框架
导师对很多在职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先定一个研究框架,要求他们回工作单位后,积极开展专题研究,撰写论文发表,争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同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以能保持学科前沿的研究;并鼓励他们写论文投国内外的核心刊物,要求他们取得录用通知后才开始做论文开题报告;要求他们认真写好开题报告提纲,对他们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要求应通过专家们集体审议,提出修改补充意见。
4.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报告会,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实验室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报告会,事先要求各位学生作好充分准备,谈谈对学科前沿问题的认识与把握,邀请在职博士研究生参加。讨论题目经导师列出后,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自行选择。不同专业研究方向的人在一起讨论,可实现思维互补。
(三)切实关心在职博士研究生的生活,尽量减轻各种压力
博士研究生教育产业的运营需要有一定的成本,单纯依靠国家财*拨款是难以进一步发展的。目前在职博士研究生基本都属于计划外招生,委培生所在单位要投资一些学费,但比例不大。在职博士研究生在承担工作、学习压力的同时,经济压力也很大。目前在职博士生教育非常需要金融支持,可以通过组建教育投资基金的形式,为在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开辟新的筹资和融资渠道。另外,高等学校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优势,把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效益,也可为在职博士研究生教育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在职博士研究生在完成学业后,基本都在原工作单位继续工作,所以在所在单位应将对他们的培养作为本单位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在培养经费、工作任务安排等方面对他们多应给予相应的照顾。可以把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作为当年员工考核的内容,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压力问题是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多方面的合作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排解。如何协调学业、事业、家庭的关系往往是大多数人都不可回避的难题,关键是要很好地认识和把握自己,才能有愉悦的心情处理好各种矛盾,静心做自己的事。
总之,在职博士研究生具有很好的培养前途,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管理部门及广大导师在培养管理过程中严格要求,并针对他们的特点,扬长避短,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在职博士研究生特点的培养管理体系,以保证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的社会声誉。
作者:李莉徐君
更多精彩,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