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王陵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北13公里处的凤凰山脚下,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墓,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墓的主人名叫朱翊(y1io),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的唯一同母弟。四岁册封为路王,二十一岁封藩于卫辉府,因其身份特殊,权势显赫,被当时的朝臣们称为“诸藩之首”。在明朝,历代皇帝先后封藩,在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位亲王中,潞王独居最突出的地位,所以死后更是超越规制,建成一座虽为王家陵园却呈皇家风范的陵墓,民间有民谣“路王陵头枕凤皇山,脚蹬老龙潭,左手揣着金登寺右手托着峙儿寺”陵墓建成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年),完全仿照北京的定陵,耗资巨大,无比壮观,被誉为“中原定陵”。建筑用材除极少数的砖木外,几乎全部采用了青石和白石被当地百姓称为“中原石头城“。整个路王陵由神道、潞简王墓和次妃赵氏墓组成,陵区共占地亩,约为《明会典》规定的亲王陵园的4倍,由此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藩王陵墓,整个陵墓是以这座石牌坊为起点的。石牌坊的结构为三间四柱,无楼,通阔9.35米,通高6米余,民间绦环板正反两面镌刻径尺楷书“潞藩佳城”四字,明间顶部正中以圆雕形式刻双龙盘立,系与大额坊一石雕成,现已残毁。民间抱鼓石通高2米,鼓面直径0.5米,鼓石以上部分雕成条案卷头形状,细腻、精致、大方,颇具皇家风范。石牌坊两侧立方形华表一对,通高6米,为石刻仪仗的标志。底座为须弥座,腰束部分装饰有莲瓣两层,其余部分刻花卉穿过石牌坊,我们看到东西两侧相对排列着16对石像生,其中石兽14对,石文吏1对以及控马官1对。神道上的奇异猛兽雕得面目十分凶悍,神威异常,其中的绵羊、骆驼和大象则雕成一副安详、驯良的神态。由南向北,由低向高,以4.8米的相等距离依次排列在仪仗线之上。据介绍,神道石兽仪仗群前5对石兽原先没有名字,称为“无名兽”,现在经过有关专家的研究已经初步为它们定名。第一对:它们的名字叫做“狄输(yayi)“,传说此兽为兽中之最巨大的,因此把它作为首选,列在第一位,第二对非常奇特,它们前鸟头,形似鸟兽,从它的全身结构可看出它为水、陆、空三栖动物,它们的名字叫“(yuan)居”。第三对叫做“(p1)”,是一种镇墓瑞兽。第四对叫“獬豸(x论zhi)”,似牛,头有独角,性情忠直,见坏人而用角触之,执法公正。陵墓设置此兽,以明或以求本朝刑罚的中,刑罚得中则政平,政平则天下治。第五对为“豹”,豹尾在古代是帝王大驾仪仗所必用之物。第六对也很有特色,它们的名字叫“狻猊(sunn)”,我特别强调第12.3、6对石兽,在中华大地上是第一次露面,全国仅有。经过狻猊后依次排列着羊虎、狮等,它们都是用整块青石雕琢而成,刀刻细腻,石像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明代雕刻艺术的高超水平。整个石刻仪仗群浑然一体,气势雄浑,这批石刻不单是潞王陵的精华,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价值巨大,珍贵异常城门楼为陵园的总门户,高10米,面阔2米,为单层檐歇山顶,封檐,无斗拱梁架檩椽之属,梁架系用石拱券代替,顶以绿色疏璃瓦覆盖,九脊十兽,墙壁全以青条石砌成,下辟三道拱券门洞,门钉为九带九扣,九九八十一颗,此为中国封建社会门户装饰中的最高规格陵园城墙也全用青条石砌成,上饰灰瓦屋脊式墙帽,墙厚1.5米,高6米,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周长米,为该墓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建筑之一。穿过城门,我们便进入了潞简王墓的墓区,城内横筑三道青石城墙相隔,将陵园分为四个院落,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它的第一个院落。“维岳降灵”石坊为墓区内建筑群的门户,其结构为三间四柱,各柱及大小额枋正反面,以高浮雕手法镌满云龙宝珠图案,皇家风范十足,明前绦环板正面精刻径尺楷书“维岳降灵”四字,乃取《诗经·国风》篇“五岳降灵”之意。明间二柱正面阴刻对联一副,上联为“龙卧太行绵玉牒”,下联为“风栖瑟水濯银璜穿过“维岳降灵“石坊,我们便进入第二个院落,在中轴线神道两侧为碑廊,碑廊内墙嵌置着二世潞王朱常淓草书唐诗36首。小路王朱常淓,字中和,号敬一主人、敬道人,明万历四十六年袭封。进入第三个院落,可以看到神道东西两侧巍然耸立着8通祭碑,均为龙首方趺,且有巨石雕成的碑楼,享殿东西两侧的两通最为高大,为万历皇帝及东宫遣使所立,明熹宗朱由校,福王朱常淘,朝廷首辅申时行,中央各部、院等衙门,河南布政司,分巡,分守河北道等地方官员所立之碑,则分列于享股前华表两侧,巍峨壮观。墓区内的主要建筑棱恩殿及左右配殿(神厨,神库),一对高大的圆雕雄高3米余,正面为9级踏步,中间嵌高浮雕二龙戏珠图案陛石。在拜台台基的左,右、前三侧雕有白石柱杆,台的东南和西南两角有两座高3米余的焚帛炉拜台的建制,更加有力地烘托了享殿的雄伟壮丽,享殿的32个巨大石础分四行排列蔡区的第四个院落是墓主人朱潮镖及其妃子的墓室、墓家所在,以第三道石牌坊棂星门为门户。迎面为高大的石雕“五供”,即香炉一个,花瓶二个和烛台二个。这里“五供”的高大,造型奇特,在北京的十三陵中也未见到。可以看到在这个院落中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一墓碑。墓碑龙首方跌,碑额正反两面镌刻楷书“皇明”二字。碑正面刻楷书“敕封潞简王之墓”七字,字体庞大,笔法苍劲、秀美,碑的反面阴刻朱翊镠生卒年月:碑首上的盘龙,碑跌上的云龙宝珠等高浮雕图案,刻工讲究,精湛地下宫殿即墓室,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院落中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一墓碑。墓碑龙首方跌,碑额正反两面镌刻楷书“皇明”二字。碑正面刻楷书“敕封潞简王之墓”七字,字体庞大,笔法苍劲、秀美,碑的反面阴刻朱翊镠生卒年月:碑首上的盘龙,碑跌上的云龙宝珠等高浮雕图案,刻工讲究,精湛地下宫殿即墓室,是术,扑朔迷离的神奇传说,吸引着四方游客纷沓而来,古人曾作诗赞:“古殿空山裹名玉有旧莹”、“秦陵和汉寝,不及此幽情.